王健林与万达:民企融资艰难,独特包容之道解决难题
(资料图片)
在当前形势下,民营企业需要承担促进经济增长、稳定就业和提升经济活力、推进产业升级和市场创新这一无可替代的职责。王健林作为改革开放后成长起来的企业家代表,他的企业家精神,他的万达商管,都代表了低线城市的经济运行晴雨表,堪称这些城市经济运行的晴雨表。
近日,传闻万达为化解流动性压力拟出售20个万达广场的消息在网上引起轩然大波,尽管这个传闻很快就被辟谣。然而,这一连串的风波并不是空穴来风,背后反映的是万达面临的严峻困境。为了化解流动性风险,万达可能需要获得金融扶持,也可能需要通过港股上市,甚至可能需要继续处置资产。然而,现实情况却是,这些出路看似都充满了困难。
万达自港股退市后为再度上市经历了多次折冲,尽管通过了去地产化和战略性引入国资等策略,但是再次上市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。在A股排队多年、按照监管要求去地产化后,依然没有果然;转战港股,三次递表未果。这两次对万达造成困扰的问题并非相同,但又似乎源自同一个根源。
回首过去王健林可能最后悔的是去香港上市,如果当年没有启动二次赴港上市,现在万达的许多问题可能已经迎刃而解。然而,世界没有如果,现实的困境需要现实的解决。民营房企融资难的问题实际上也是一道别具特色的风景线。王健林、许荣茂、孙宏斌等企业家代表着一种企业家精神,他们的努力和坚韧带动了中国经济的三分之一体量,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,为国家贡献了巨额的税收。如何营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,让这些曾经的行业巨头重返主场,是当前的重要任务。
万达是一家企业基本面和经营层面都没有问题的企业,也是一家快速发展并历经行业调控历练和自身调整淬炼的有韧性、有核心市场价值和突出行业竞争力的优秀民营企业集团。如果一家企业因为价值观不正、不诚信经营或者经营水平太低而衰落或者出清,那也是市场竞争与自然选择的结果。而万达,这样一个不断自我调整改进并承担了巨大社会责任的企业,如果因其他原因而陷入困境,那将是一种深深的遗憾。
在目前经济稳定与恢复发展的背景下,万达所代表的经济运作总量、就业人数、产业链涉及面,以及多年以来所表现出的持续创新能力,无疑成为了行业与市场信心的象征,代表了消费活力的存在。王健林,这位年逾古稀的企业家,依然奋战在一线,带领企业不断自我革命,持续应对各种挑战,说其代表了企业家精神毫不为过,他的坚韧和勇气,值得我们每个人的赞赏与鼓励。
万达有几十万员工,累计带动了将近200万人就业,万达的垮下是所有人都不愿意看到的结果。企业是推动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核心力量,企业家更是推动中国这艘经济大船的发动机和掌舵人,中国经济的未来需要依靠每一个人,但是更需要企业家的创新引领与坚韧坚强作为支撑。因此,我们期待,在未来的日子里,全社会能给予这样的企业和企业家更多的包容与支持,共同应对经济风暴,共创美好未来。
标签: